弗洛姆曾经在精神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教学的相关理论


弗洛姆曾经在精神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教学的相关理论


文章图片


弗洛姆曾经在精神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教学的相关理论


文章图片


弗洛姆曾经在精神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教学的相关理论


文章图片


弗洛姆曾经在精神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教学的相关理论


文章图片


弗洛姆曾经在精神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教学的相关理论


在弗洛姆人性论的探讨中 , 人的需要是其探讨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 。 在弗洛姆看来 , 人的进化过程就是一个两难的过程——退回到动物的生存状态 , 抑或达到人类的存在状态 。 面对如此抉择 , 每个人都无法逃避之 。

在弗洛姆的理论中 , 对人性论的探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。 以弗洛姆之见 , 在人类解决生存矛盾的过程中 , 普遍的人性自始至终贯穿于其中 。

在自然界中 , 人是有别于其他动物的高等动物 。 人的生存问题是独一无二的 , 存在与自然中 , 又不完全依赖于自然 , 而且同时兼具动物和社会两种属性 。
作为一种动物 , 人必须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, 如吃、喝、睡等 , 这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 , 是人性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。 但是 , 人最重要的需要来自于人生存矛盾的独特性中 。
弗洛姆把这些存在于个体独特性之中的需要 , 称之为“生存需要” , 并将其归纳为五类:即关联的需要;超越的需要;寻根的需要;认同的需要和定向的需要 。

首先是关联的需要 。 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 , 当他从自然的原初的状态中分离出来之后 , 由于其具有理性和想象力 , 他很容易意识到自己的孤独与孤立 , 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, 意识到自己生活的力不从心 。
如果他找不到一种新的纽带 , 以代替与自然之间那种原始的旧有关系 , 他将无法正常生存下去 。 这种新的纽带就是人要与自身、他人、外界关联在一起 。 这是人的迫切需要 , 只有满足这种需要 , 人才能精神健全的活着 。

人可以通过几种途径来寻求并实现这种结合 。 他可以屈从于某个个人、某个团体、某个组织或是屈从于上帝 , 从而与世界融为一体 。 也就是说 , 他通过受控于某人或某物的统治 , 从而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, 克服个体生存的孤独性 。
反过来说 , 他可以通过统治他人 , 凌驾于他人之上 , 使他人成为自己的附庸而使自己与世界融为一体 。 也就是说 , 从第一种途径的受虐者 , 变成第二种途径的虐待者 。 虽有角色转换的差异性 , 但却存在共同点 , 即共生的相关性 。
上述两种关联 , 无论哪一种都无法给人以身份感和一体感 , 只会走向两个极端 , 即统治者的统治欲越来越强 , 顺从者的顺从欲越来越强 。 所以 , 终归走向失败 。

既可以保证人的完整性和个性 , 同时又满足于人与世界结合需要的唯一情感 , 那就是爱 。 具有爱的人将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能动性 , 他将不会再去崇拜外在的偶像 。 他将会认识到自己是自我行动的承担者 。
爱的对象是普遍的 , 人只有能积极主动的产生创造性的爱的力量 , 时刻保持与世界的联系 , 他才不会患有精神错乱 , 才能健全的生活 。
第二是超越的需要 。 人同所有其余动物一样 , 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 , 被抛进这个世界 , 最后又在身不由己的情况下 , 被从这个世界清除掉 。 但是人毕竟是一种特殊的高级动物 , 相比其它动物而言 , 人具有理性和想象力 。

这些天赋驱使着人不满足生活在 , 穿有“被造物”外衣的困境中 。 他要摆脱存在的偶然性和被动性 , 成为一个“创造者” 。 通过创造 , 人脱去了这个被造物的外衣 , 将生活在一个自己主宰自己、自由的国度里 。 人要有追求 , 要有理想并为之不断努力奋斗 , 才会不断取得进步 。
一种特殊的超越形式——毁灭 。 如果我没办法超越它 , 我至少可以毁灭它 。 只是我们要明白 , 创造性和破坏性在人身上所占的比重 。 弗洛姆本人认为“破坏性只是创造性的替代物 。 ”也就是说 , 当创造意识无法被满足 , 毁灭的意识才能找到自信 。 不过两种抉择的结果却是截然不同的 , 创造意味着幸福而毁灭意味着痛苦 。

推荐阅读